企業(yè)文化
CULTURE
CULTURE
秋風席卷著枯葉掠過窗欞,我不禁緊了緊身上的外套。深秋的寒氣仿佛透過每一寸骨骼,而在這股涼意中,鼻尖總會涌現一抹親切的暖香——那是母親在廚房辛勤勞作時,散發(fā)出的熱氣蒸騰的糝湯面的馨香。

故鄉(xiāng)的深秋,較之城里的寒冷卻更為徹骨。母親早早便換上了棉衣,在天色尚未完全破曉之時,廚房的煙囪便開始升起了淡淡的炊煙。她總是信奉“一日之計在于晨”,在天色微明、公雞尚未高唱之際,便已站在爐灶旁忙碌起來。經過一夜浸泡的黃豆投入清冷的鍋中,木柴在爐底噼啪作響,豆粒在湯汁中輕輕翻滾,香氣仿佛具有了生命,從廚房的門縫中逸出,溫柔地撥動著我們的嗅覺神經。我趴在廚房門邊窺視,只見她剛剛揉好面團,旋即轉身走向菜地,摘取一顆新鮮的白色蘿卜。她輕輕拿起一顆黃豆,輕輕一捻便裂為兩半,隨后將切得菲薄的蘿卜片投入鍋中,湯汁的香氣立時濃郁起來,并帶著蘿卜的甘甜。
待到白蘿卜煮至柔軟透明,母親便盛出今年新收的玉米糝子,待湯水沸騰時慢慢撒入,手中的勺子不停地攪動,以防結塊。灶火需調至微弱,耐心地燉煮,直至湯汁濃稠光潤,閃爍著柔和的光澤。這邊湯汁在鍋中咕嘟作響,那邊她已拿起搟面杖開始搟面,案板上響起均勻而有節(jié)奏的敲擊聲,無需目睹,便能知曉那些面條定是薄如蟬翼、細密均勻。
我常蹲在爐灶旁,下巴抵在手上,好奇地詢問:“媽,為什么這糝湯面得熬這么長時間?”母親手法熟練,一邊忙碌一邊輕撫我的發(fā)頂,微笑著說:“孩子,耐心成就美味。你看這些黃豆,要熬到輕輕一抿就能化開;玉米糝也要熬至完全融入湯中才香氣四溢。就像你成長,需要慢慢經歷,不可以急躁?!彼S即盛了一小勺湯,吹涼后遞給我品嘗,“試試看,是不是越熬越鮮美?”
隨后,她炒了一盤配菜,豆角、土豆、紅蘿卜、白菜,都是地里新摘的,簡單翻炒便散發(fā)出誘人的香味。面條煮熟后,將配菜加入湯中輕攪,一碗糝湯面便完成了。母親總會夾起一顆黃豆,吹涼了送到我嘴邊:“嘗嘗味道如何?!倍棺尤彳浖毮?,混合著蘿卜的清新,這是家的獨特風味。她的圍裙上點綴著面粉的痕跡,手上散發(fā)著大蔥的香氣,不忘提醒我:“做飯要慢慢來,生活也是如此?!?/span>
歲月流轉,母親遠赴他鄉(xiāng),很少回家。深秋的夜晚,加班晚歸,我走在路燈下拉長的身影中,冷風透過衣領,胃里空虛,那碗糝湯面的味道愈發(fā)清晰——熱湯入肚,暖意從胃中散至全身,驅散了所有的寒意。

此刻,風再次吹起,我收緊衣領快步回家。我明白,再也無法嘗到母親手藝的味道?;蛟S,我應該自己嘗試一次,即使技藝無法比擬,至少在熱氣騰騰的湯中,暫時抵御秋日的寒冷,也將對家的思念融入這一鍋湯里。(嘉惠公司:薛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