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(yè)文化
CULTURE
CULTURE
當(dāng)前所在頁面:網(wǎng)站首頁 > 企業(yè)文化>學(xué)習(xí)園地 周末,當(dāng)韓城的屋角剛剛沐浴在晨光中,我已將兩個孩子安頓在后座,準(zhǔn)備好行囊,放入兩把小鐵鍬和一個竹籃——我們即將前往朋友家附近的地牙子邊,去實現(xiàn)他們念叨了兩周的心愿。
這份心愿源于上個月十一假期,我們回到老公的老家,在那久無人住的小院里挖到的鮮嫩小蒜。我以蔥花、辣椒面、自磨花椒粉為底,加入鹽和味精,淋上熱菜籽油,最后點綴香醋和味極鮮,制成的一碗油潑小蒜,香味足以令人迷醉。孩子們拿著白饃夾著吃,吃得滿口流油,連聲贊嘆“比肉還香”,甚至要把碗底的油舔得干干凈凈。回到韓城后,他們對這味道念念不忘,每天放學(xué)都會問:“媽媽,何時能再吃上小蒜辣子夾饃?”

適逢周末,我駕著朋友的三輪車,在鄉(xiāng)間小路上悠閑行駛,秋風(fēng)中彌漫著果實成熟的香氣。到達目的地,朋友告訴我野地牙子邊石頭縫里的小蒜很多。我們沿著花椒地邊緣尋找,花椒樹繁茂,底下的土壤松軟,但挖出的小蒜卻細小如豆芽。孩子們蹲在地上,手指頭沾滿泥土,嘟囔著“怎么這么小”。我一邊幫她們擦凈手上的泥土,一邊安慰:“別急,小蒜都在藏著呢,我們再找找?!?/span>

轉(zhuǎn)個方向走向路牙子邊,眼前一亮——石頭縫里居然長出一大窩小蒜!綠油油的葉子比手掌還長,蒜頭飽滿,幾乎撐裂了石縫。我忍不住驚呼:“天吶,我從未見過如此高大的小蒜!”孩子們立刻撲過去,小鐵鍬敲擊石頭的聲音清脆,我則小心翼翼地挖著蒜頭,生怕弄碎了它們。陽光溫暖,小蒜散發(fā)出濕潤的泥土香氣,孩子們挖得起勁,連額頭上的汗珠都顧不上擦,竹籃很快就裝滿了。
回到家,孩子們連外套都未脫,就迫不及待地幫忙處理小蒜,摘枯葉、洗泥土。他們興奮地說:“爸爸,我們幫媽媽把小蒜處理好,今晚就能吃到小蒜辣子啦!”“對,這個要腌一晚上,明天上學(xué)就能吃到香噴噴的夾饃啦!”他們踮腳看著爸爸將切碎的小蒜裝入陶瓷碗,撒上調(diào)料,熱油一澆,“滋啦”一聲,香氣四溢,孩子們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地吞口水。

當(dāng)保鮮袋封好,放進冰箱的那一刻,我的思緒飄回童年。那時,每到這個季節(jié),奶奶總會去田埂邊挖小蒜,回來后坐在屋檐下慢慢處理。我趴在她腿上,看著她往罐子里加調(diào)料,熱油一澆,香味彌漫整個村子。早上上學(xué)前,奶奶會給我熱一個老面發(fā)酵饃饃,夾上滿滿的小蒜辣子,我邊走邊吃,辣得嘴唇發(fā)紅,卻越吃越香,那味道,是我童年最鮮活的記憶。
如今,我效仿奶奶,為我的孩子們做小蒜辣子夾饃??粗麄兝峭袒⒀?,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。這石縫間的小蒜,跨越了時光,把奶奶的味道、山間的氣息,還有我對童年的懷念,一并傳遞給了我的孩子。
第二天早上,孩子們背著書包,手里拿著夾滿小蒜辣子的饃,蹦蹦跳跳地出門,回頭喊:“媽媽,明天還要帶!”我站在門口笑著點頭,鼻尖仿佛還縈繞著那熟悉的香氣。原來,有些味道從不會消失,它藏在歲月里,藏在親情里,順著春的氣息,一代代傳下去,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念想,溫暖又綿長。(嘉惠公司:雷雨莎)
Copyright @ 嘉德信 版權(quán)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西安嘉德信環(huán)保(集團)有限公司
地址: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(qū)灃惠南路36號